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于贵瑞研究员、王广才教授、刘再华研究员学术报告通知
发布时间: 2019-05-16 22:1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报告一:中国大气氮沉降通量时空格局研究

报告时间:2019年5月26日 9:00-09:50

报告地点:地理科学学院101报告厅

报告人:于贵瑞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于贵瑞,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0年以来,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纪委书记。兼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AsiaFLUX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应用生态学报》副主编,《资源科学》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包括SPAC系统内的水分运动、植物生理生态、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的理论和方法、生态系统通量的过程机理及其模拟分析、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及其管理。主持和参加中科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科技部“973”项目等10余项。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报告二:柴达木盆地东南缘地下水补给及古气候信息

报告时间:2019年5月26日 9:50-10:40

报告地点:地理科学学院101报告厅

报告人:王广才教授

报告人简介:

王广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Groundwater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煤田地质与勘探》编委。长期从事地下水循环与演化、土壤—地下水污染、矿区地下水、地震地下水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等30多项,在含水层参数变化、地下水与气候变化、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污染场地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

报告三:偶联水生光合作用的碳酸盐岩风化碳汇学说创建

报告时间:2019年5月26日 11:10-11:50

报告地点:地理科学学院101报告厅

报告人:刘再华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刘再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5年6月于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和1997年6月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分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10月在德国不来梅大学物理系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88年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工作;1997年6月至2006年5月担任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6年5月到中科院贵阳地化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岩溶作用动力学与全球变化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基于“水-岩-气-生相互作用”的岩溶作用(碳酸盐风化)碳汇新模式和有效估算大气CO2汇的新方法,初步评价了全球碳酸盐风化产生的碳汇;研究发现自水生光合生物出现以来的任何时间尺度上碳酸盐风化碳汇可能都远大于硅酸盐风化碳汇,对传统的观点,即“只有钙硅酸盐风化才能形成长久的碳汇并控制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提出了质疑。相关成果“发现全球水循环中的溶解无机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汇”曾入选“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被国家科技部推荐参加了“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发表学术论文165篇(含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41篇),出版专著8部。谷歌学术总引3180多次(含SCI他引760次)。目前的主要社会兼职有: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岩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岩溶研究中心(IRCK)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委员会和水文地质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球与环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leologyScientific Reports编委。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2002年2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1月:“发现全球水循环中的溶解无机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碳汇”入选“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贵州省“省管专家”、第六届“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